“印象巴蜀”传承与创新美育工坊秉承“传承创新巴蜀文化,服务四川文创产业”的理念,挖掘巴蜀特色文化,创新巴蜀传统技术和艺术,形成文艺资源、项目教学、宣传展示、创作演绎、设计研发和文化创新多元一体的项目化美育教学模式。工坊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蜀绣、竹编、歌舞等为依托,开设多个巴蜀艺术、技艺实训课程和体验项目。近年来,工坊服务项目扩展到了影像、创意等领域,开展了巴蜀非遗影像、巴蜀文创设计等多个校企合作项目,为弘扬巴蜀传统文化,推进高校美育建设,提升服务地方文化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加强美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根主线贯穿于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
巴蜀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两千年来巴蜀文化丰富和延展了华夏文化的内涵。巴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既是四川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四川省内高校大学生美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校以巴蜀地域特征明显的灿烂文化作为主线,在美育实践中增加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既符合美育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有益于促进美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强化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本工坊立足地方特色,旨在围绕美育教育、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化高校学生对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构建巴蜀艺术、巴蜀技艺、巴蜀影视三大美育模块,以达到优化川内高校学生知识文化结构,促使巴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植根于高校,使其在传承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与巴蜀代表性歌舞为核心,开设了《川剧进校园》《巴蜀曲艺进校园》《戏曲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巴蜀舞韵舞蹈工作室》《蒲公英音乐工作室》《西柚米兰合唱团》(含巴蜀音乐)等多个实训课程和体验项目,以此打通学习巴蜀艺术的主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巴蜀特色戏剧、曲艺、歌舞等艺术教育。
目前工坊教师、训练学员参与讲授、编创、演出的独具巴蜀特色节目屡次获奖,并多次亮相国家级、省市级歌舞晚会,如工坊王娜副教授讲授的《舞蹈鉴赏》课程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工坊师生参与了国务院侨办主办、四川省侨办承办的2022“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园”,2021“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德国、捷克园”活动;工坊师生编导演快闪作品《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入选全省教育系统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暨“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百场红歌大传唱活动100部优秀作品;工坊师生编创防艾快闪作品《遇艾与爱》参与四川省普通高校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原创视频展播比赛,获快闪类节目一等奖与“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20年成都大运会期间,工坊携手成都工商银行全球新春发布会巴蜀熊猫、国潮节目编导及演出;2019年世界警察与消防员运动会开幕式参与太阳神鸟、熊猫等节目编导及演出;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节目编导及演出;工坊付磊副教授2016年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大型凉山扶贫儿童音乐剧《海上诺苏火布》编导及演出;2019年《海上诺苏火布》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第二届四川省艺术节文化剧目奖;2017年央视春晚凉山分会场彝族舞蹈编导及演出;2017年创作及演出藏族元素小品《达瓦更扎》获四川省大学生戏剧季最佳短剧展演一等奖;2014年编创反映巴蜀文化小品《中国心》获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甲组表演三等奖、优秀教师指导奖等。
以蜀绣、泥塑、竹编、年画等为依托,特聘相关专家开展实训和体验项目,如《巴蜀特色产品设计》《藤编饰品设计》《蜀文化家具设计》等,并与川内洛可可工业设计公司、浪尖工业设计公司、双虎家私、全友家私、掌上明珠家私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了校企合作。
近几年,工坊师生设计、创作巴蜀元素作品屡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如工坊张旭伟副教授带领学员创作的“环保编制鞋”设计作品获得2020年德国iF设计大奖,获奖作品参与全球巡回展览。2019年至今,工坊师生参加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和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获奖70余项,其中一等奖18项,6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以西南石油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纪录片研究中心为依托,致力于巴蜀传统文化、巴蜀特色工艺等挖掘、整理、拍摄并制作成片,加强对巴蜀传统文化、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与宣传。目前工坊已开设《微视频制作》《视频剪辑》等多个实训项目及体验项目。
在此基础之上,工坊还建立了“非遗视川”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以四川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内容、以微纪录片为载体,来扩大川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川内非遗文化传播拓展渠道。“非遗视川”现已通过微视频形式记录介绍了《绵竹年画》《羌族羊皮鼓》《觉囊梵音古乐》《藏戏》《荣景砂器》《聚源竹雕》《羌笛》《四川被单戏》《新繁棕编》《德阳潮扇》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工坊教师也多次斩获国内、省内大奖,如工坊张新贤副教授拍摄制作记录四川100双手主创的纪录片《匠心琴韵》和《门神》获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提名、四川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第十一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社会类二等节目、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第八届中国影视“学院奖”、2017年四川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