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鑫达娱乐平台,贾乃亮死了?!这个爆炸性消息突然冲上热搜。起因是经纪人朋友圈的截图外泄,亮哥一路走好五个字配上黑白蜡烛图,直接让网友炸开锅了。短短2小时,话题阅读量破亿,评论区挤满哭丧表情——
说实话,这事儿比电视剧还魔幻。贾乃亮晒出两只胖成球的宠物狗,配文过个年又胖了的时候,估计心里早把造谣者骂了八百遍。活人被迫证明自己活着,简直是2025开年最黑色幽默。评论区有人调侃:“狗子都吃胖三斤了,造谣的咋不看看监控?”
不过反转来得比辟谣更快。有眼尖的网友扒出真相:经纪人悼念的根本不是贾乃亮!真正的亮哥叫高亮,是老戏骨高明家的公子。这位参演过《破冰行动》的实力派演员2月11日在成都离世,享年50岁。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哭错坟的忙着删帖,吃瓜的还在追问高明儿子是谁。
这事让人越想越后怕。要不是贾乃亮及时晒照,恐怕现在全网还在给他办云葬礼。更扎心的是,真正该被记住的逝者,反倒成了流量游戏的背景板。高明老爷子83岁痛失爱子,本该安静治丧,现在却被卷进这场闹剧,你说气不气?
我觉得这事儿最讽刺的,是看客们的双标嘴脸。平时总喊着要尊重老艺术家,结果连高明有个儿子都不知道。高亮演了二十多年戏,参演作品比某些流量明星还多,可直到死亡乌龙闹大,大家才第一次认真看他的。这年头,不闹绯闻不上综艺的好演员,连死了都要蹭别人的热搜才能被记住?
扒了扒高亮的履历,真让人唏嘘。出身演艺世家,考进总政话剧团,在《重生之门》里跟张译对戏都不落下风。可这么硬的实力派,微博粉丝还没网红家的狗多。有知情人爆料,他当年拒绝签经纪公司包装,坚持要用角色说话。现在看来,在流量当道的娱乐圈,不会炒作的演员连死讯都要被人顶包。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三条吃人血馒头的产业链。第一波是截屏贩子,专门盯着明星身边人的社交账号。去年某营销号靠搬运明星亲属朋友圈,半年涨粉200万。这次经纪人悼念文刚发三分钟,就被转手卖了8个娱乐号。第二波是标题党,明明新闻写的是演员高亮病逝,非要在封面P上贾乃亮照片。最损的是第三波吃瓜乐子人,有人甚至把贾乃亮早年视频配上哀乐,播放量分分钟破百万。
中老年群体成了传播主力军。调查显示,60%转发贾乃亮去世的用户超过45岁,他们根本分不清明星脸,看见亮哥就默认是贾乃亮。更可怕的是这群人的心理:“宁可信其有,转错就当积德”。我二姨就是典型,家族群里天天转发XXX猝死的谣言,劝她核实反被骂:“万一是真的呢?转个消息又不会少块肉!”
但这次事件真会少块肉。高明助理私下透露,老爷子得知谣言时正在医院输液,气得手抖到拔了针头。法律界朋友说了,现行法规根本治不了这种误伤式造谣——人家确实死了个亮哥,你能告网友眼神不好吗?这种钻空子的把戏,比直接造谣还可恨。
看看这些年被玩坏的死亡谣言,从每年被复活的张国荣,到科比坠机视频被做成鬼畜。某些平台算法就像嗜血的鲨鱼,闻着死亡味儿就推热搜。有技术小哥爆料,带去世关键词的内容,推送权重自动翻三倍。这不成心制造恐慌吗?
咱们普通人能做点啥?首先得记住三不原则:不转模糊截图、不瞎猜人名、不点蜡烛跟风。碰见可疑消息,先去官网查证。再说句掏心窝的话:今天你为贾乃亮乱点蜡,明天被造谣的可能就是你家长辈。死亡不是流量游戏,给逝者留点清净地吧!
平台也该动真格了。建议学学银行的人脸识别技术,发讣告必须亲属刷脸验证。听说某音正在测试逝者保护模式,带相关tag的内容都要人工审核。这法子要能推广,至少能让吃人血馒头的收敛点。
最后说个暖心的后续。有剧迷自发整理了高亮参演的47部作品,做成纪念合集冲上影视榜。你看,观众心里还是有杆秤的。真正的好演员,或许生前上不了热搜,但时间终会证明他们的价值。至于那些博眼球的跳梁小丑,咱们记住这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