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天使城娱乐),主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01-28 05:11   

  主页,(天使城娱乐),主页影视作品除了以追求市场票房和高收视率来获取商业价值之外,利用广告获取商业利润则是另一种商业手段。近年来,当充斥在各大媒体的直白式广告已经使消费者倍感厌恶之时,影视艺术作品中的隐性广告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的青睐。影视传播中的隐性广告是以一种隐性化、人性化的方式将广告融入电影的剧情或者电视节目当中,让观众在无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现在影视中出现的隐性广告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对隐性广告在影视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方式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从而使得广告形式与节目内容有机结合,受众在欣赏节目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带动广告产品的销售,达到一种很理想的广告宣传效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提高,广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推广手段更是得到超大量的应用,正所谓一位法国广告研究专家所言: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阳光、空气、水和广告组成的。现实生活中,广告无所不在。而另一方面,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对于广告的反感程度和冷漠程度与日俱增,广告信息的爆炸和广告的泛滥成灾使接收能力有限的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前所未有的“希缺资源”,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成了所有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第一要义。隐性广告作为一种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隐蔽性的广告形式,它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得到了普遍的证明和承认。

  影视中隐性广告的广泛应用,更是与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和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电影创意拍摄制作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高层精神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大的地位,隐性广告的传播具有潜在的巨大的高素质的受众群体紧密相联系。对于众多广告主和品牌而言,隐性广告是一种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传播效果的新的广告形式和方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进行产品和品牌推广的途径。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一种异业结合模式,即将某种产品或品牌融入媒体之中,成为媒体的一部分,与媒体一起推销给消费者”, 是传统广告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补充形式,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真实感受的一部分,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信息不知不觉展露给受众。

  当代很多学者习惯性将隐性广告定义为阈下知觉广告,即通过对受众知觉阈限以下的刺激,在受众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的图片、品牌借助其他营销刺激物传递给他们。 当外界刺激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即意识阈限时,人们往往会听清楚、看明白一些事物的存在;而低于意识阈限的刺激时,人们并不能清楚地意识与感觉到隐藏客体的存在。所以这种方式一般会使受众产生认知上的偏差,感觉那些广告元素不是向他们传达广告信息或有其他的传播目的只是环境因素或情节发展的需要。

  在传播过程中,隐性广告往往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可以同时收到主体和客体的信息。受众在注意力集中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对传播客体产生不利印象因而这一传播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麻痹性。所以传播者希望通过这种方使广告信息可以在阈下水平进行加工,从而避免消费者对广告入侵的反感,达到一种很理想的广告宣传效果,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传统形式的广告可信度越来越受到质疑,大众对广告更加地警戒,甚至到了排斥厌烦的程度。此时,以非公认形式出现的隐性广告悄然而起,并以多种形式进人大众的视野,部分还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商的垂青。目前隐性广告一般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故事的主要角色使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产品,从而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该产品及其标识在作品中出现,或者有利于该产品的特点、特性在作品中被提及,这种做法通常将产品置于具有较高曝光度的形式中。

  在国外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上,影片中明显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而历史上最有名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82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外星人》中,主人公用一种叫“里斯”的巧克力豆把外星人吸引到屋子里来。《外星人》是个里程碑,之后美国电影中的隐性广告就越来越多。直到1992年,隐性广告才开始在中国的影视剧中出现并迅速蔓延开来。从电影《大腕》、《十面埋伏》、《2046》、《手机》、《功夫》到《天下无贼》,隐性广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看过《手机》之后,相信影片中多次出现的MOTO商务新款手机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通过多角度的特写镜头以及主人公的实际操作,实际上将MOTO商务手机的俊美外形和强大功能间接地展示给了观众。备受全国观众瞩目的央视春节晚会从晚会冠名到观众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从晚会报时到众企业贺电拜年,甚至在小品、相声等各类节目中,处处可见隐性广告的身影。隐性广告的巧妙运用带来的无限商机使众多企业把眼光投向了这种新的广告形式,争相寻求可以依托的传播载体。于是,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新闻报道甚至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隐性广告,隐性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从一出现就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显著的传播效果成为广告界的新宠。

  1.创作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大部分隐性广告多是在影视剧出现产品的信息,企业在投入隐性广告时,没有过多的考虑产品本身与影视作品的相关度,表现形式不够自然化剧中主要角色使用某某品牌的产品,给产品一个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而已。

  2.表现方式过于直白化,有违隐性广告的出发点。隐性广告就是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产品的信息,而并不是像传统的广告表现手法那样,直接的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信息。目前我国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隐性广告就过于直白化,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是某某企业在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

  3.未赋予产品独特的含义,影响记忆效果。隐性广告中根本没有体现出产品的内涵,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记忆的效果。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首先是隐性广告传播形式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都处于摸索的阶段。其次,大多隐性广告在表现形式方面往往只考虑到出现产品镜头,而没有考虑到与影片中故事情节的结合方面,无法体现出产品独特的内涵。第三,还没有出现专门的从事这种另类广告策划的专业广告公司,一般还是企业与制片方直接的合作,没有专业人事的指导与策划,因此表现出来的形式比较单一且没有太多的创意的产品,这种传播效果相对于传统广告效果而言有较大的提高。

  画面式是广告以背景画面的形式出现在影视节目当中,即在人物活动的场景中,布置可以展示产品或品牌信息的实物,主要是指商品画面作为媒体内容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这种宣传方式使的产品的宣传海报或宣传的产品都可以直接出现在画面中,而不需要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用语言来点破它。 如电影《手机》中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伍月看严守一主持的节目,电影中的电视上则播放着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的广告,甚至连移动营业厅的招牌也给了近十秒的镜头,这种将商品直接置入影片并融入剧情之中,广告元素与传播载体完美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动感地带的巨幅海报虽没刻意宣称“我的地盘我做主”,却总出现在如火车站等主要场景的背景处,其形象代言人周杰伦的海报上的神情,在画面中清晰可辨。

  这是隐性广告最常见的方式,具体方式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将商品或品牌植入其中,即在台词中强调产品或品牌的优点。比如在《我的希腊婚礼》中,女主角说:“我老爸只相信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要教育美国人;第二件事是任何身体上的问题,不管是红疹或是鸡眼,只要喷“稳洁“就会好了……” 再如电影《没完没了》中“路易十三”的那场戏:大伟喝醉了,抱着“路易十三”连睡觉都不放,大伟的哥们看他喝多了,问道:“大伟想吐吗?”大伟抱着酒瓶说:“想,那我也不吐,我舍不得,十三,路易的。”这段对白不仅诙谐幽默,而且还巧妙地为“路易十三”这种酒做了宣传。在《一声叹息》里,徐帆时时刻刻不忘提醒亲朋好友:“我家特好找,就在欧陆经典”。《我,机器人》里的威尔·史密斯大声地说:“我只穿2014年产的匡威鞋”。

  这种方式的广告信息以剧中人物经常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来展示,通过画面的反复出现,来强调传递某一产品,即产品直接作为角色的道具或用具出现在影视节目中,借助角色的不凡身手展示产品的十足美感和卓越性能。通俗地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隐性的广告产品。电影《花样年华》着实让中国传统的旗袍火了一把:演员张曼玉身着各色旗袍,摇曳多姿,许多女士看过电影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张曼玉的剧照定做旗袍,服装赞助商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宣传。在影片《007》中,占姆士·邦德又酷又帅,智慧、勇敢的英雄形象,其实离不开邦德所驾驶的同样又酷又帅的名牌汽车,而这些车都是厂家打着广告的名义提供的。

  广告通过特定的音效或音乐旋律的暗示,引导受众联想到特定的品牌。例如各大品牌的手机都有其特定的几种铃音和短信提示音,在影视作品中,观众即使不能清楚地看到手机上的品牌标志,也可以通过熟悉的铃音或是短信提示音来联想到手机的品牌,相信看过《手机》的朋友们,无不对严守一使用的摩托罗拉E380铃声“you have an incomeing call”印象深刻。还有,现在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主题曲,一听到主题曲,就能使受众联想到品牌。诸如此类,都是以声音传递一种产品或品牌信息。

  每拍一部大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要搭建一些影视城,而这些影视城在日后也都成了旅游的“热门”场所,三国城、水浒城、宋城,现在非常出名的横店影视城也是人声鼎沸,韩国影片《恋风恋歌》就是为了刺激本国济州岛的旅游而专门策划拍摄的,影片中大量的展现了岛上的美丽风景。在剧情的烘托下,观众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秀丽山水的向往之情。

  这是指商品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故事中。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整场电影的情节发展都是依托着手机进行的,没有手机就没有这部电影。在《荒岛余生》中,一个“威尔森”的排球成了落难的汤姆汉克斯惟一的朋友,他时常对这个“威尔森”的排球倾诉,是故事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奋斗》中,用女主人公对想买辆“奥迪”的心态和对“奥拓”的不中意,贯穿于情节之中。

  影视隐性广告大行其道,是电影的广告价值得到大力开发的表现。根据资料,《天下无贼》的隐性广告收入达到4000万元,商家为何乐意花如此多的钱出现在短暂的电影镜头中呢?

  (一)目标受众覆盖广,频次高。此种广告的千人成本低,辐射范围极广。目前中国电影发行放映,首轮一般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17个省(市),100多个城市,1000多家主流影院,2010块银幕放映,每部影片每日平均放映7场,放映期长达两周以上,观众人次平均在600万左右。《泰坦尼克号》达到了1728万人次,《珍珠港》将近1201万人次,《英雄》1250万人次。衡量广告价值的第一个指标是广告的受众人群数量,《英雄》的广告价值首先是1250万双眼睛。

  (二)能引起受众的深度关注。观众看电影时入境、专注。电影市场的受众,大多数是文化消费者,同时他们也是时尚消费者。据统计,电影消费者以18至30岁的人为主,而且近四分之三的观众月收入超2010元。电影消费者的特点是:他们被称为“X、Y、Z”时代人,他们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生活有滋有味,于时尚,他们全身心跟进,而且市场洞察力敏锐,对影视剧中引领的时尚流行极其敏感,而且他们好体验。而在影片中以情节道具等形式出现的广告,就是一种体验营销,消费者仿佛身临其境。剧中角色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意趣移情至受众,激起他们的熟悉感、亲切感、认同感和消费欲望。这种集群效应的渗透力可能是商家认同这种广告形式的最重要原因。

  (三)影响持续时间长。随着电影的文化积淀,其影响不断延伸扩展,形成一种笼罩在受众周围的经典文化,跨地域、跨时代地发生作用,成为品牌文化的历史见证。

  (四)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形容它是“化功”也不为过,因为,它有本事把观众对广告的反感稀释乃至无形。借助电影这种艺术的传播方式,融思想魅力与艺术魅力于一体,在给观众留下审美感受的同时,悄悄地作用他们的欲望、情感和动机,变革着他们的行为、习惯甚至消费方式。

  (五)广告紧附故事本身,记忆度高。电影隐性广告不仅画面精美,质感好,视听效果极佳,而且广告紧附故事本身,记忆度高。不但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广告的创意,而且通过电影人物通透的传达出产品的品质和内涵。

  在电影电视故事片中植入隐性商业广告,可以增加电影的经济收益,分担经营风险,这些积极的作用是需要肯定的。但如果利用不好的话,必然会导致很多不良影响。

  隐性广告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受众对广告的厌恶和反感。 在港产影片《难得有情人》中,女主角舒淇借用吴大维的阿尔卡特手机与前男友联系,不巧手机缺电,吴大维便借此介绍了该手机的优越性能,说道:“因为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设计这种手机的广告,所以我比较了解它的功能,可以用普通电池替代锂电池!换上干电池——行了。”吴大维一边熟练地讲解着,一边熟练地拆装着手机电池,这种强行植入被评论为“俨然和电视直销现场一样”。这明显是对剧情是一种干扰给人感觉生硬和不自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是在借电影做广告,是为醒目而醒目,为突出而突出。

  在故事情节正常发展时,画面里突然出现一个观众很熟悉的品牌标志,或者品牌的表现和日常生活经验不一致,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至少分散了观众对情节的注意,使观众的思维流程被中断或者受到干扰,情感从情节中游离出来。在《难得有情人》中这里的广告实际上破坏了影片本身,而且观众一旦意识到这是在替商家做广告,就会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因为看电影是需要买票的,观众已经为电影支付了全部价值,在电影中塞进广告、而且塞得生硬、不自然,破坏了观众对电影本身的欣赏,那么就损害了观众的利益。

  影视隐性广告无法充分或正确表达商品的功能或品牌的内涵,只有把广告植入大牌导演执导的大制作电影,才有可能获得比较多的观众,但是企业也不得不服从或屈服于大牌导演和大电影公司。在电影电视中,和故事情节没有直接联系的商品,往往只能昙花一现地在电影中露一个脸,在《天下无贼》公路惊险场面中,长城润滑油只能显示自己的品牌标志,却无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产品优于其他品牌润滑油的地方,如它的官方网站所宣传的“有效抑制发动机内产生的黑色油泥,减少活塞沉积物,保持发动机清洁”等特长。由于是生硬地插入电影情节,因此难以通过电影情节来表现产品特征。在长城润滑油出场的这段戏中,卡车司机沉着冷静、反应灵敏、技术高超,汽车控制系统操作灵活等,都和长城润滑油的产品特征有直接关系。如果对插入的内容和位置考虑不周,甚至会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天下无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傻根要携带6万元现金坐火车回家,结果一火车上全是贼。以葛优为代表的一班贼化装成旅游团,但团旗上显示的淘宝网,这一情节可能会给淘宝网印象大打折扣。

  广告及其表现的品牌和产品在影片中是配角,降低了身份,很多企业都想把自己的广告插入影片,结果广告不得不“见缝插针”。既然是“见缝插针”,那么广告插在这条“缝”里是不是有利于塑造正面的产品形象或品牌形象,也就顾不得了。

  企业往往认为只要傍上了“大款”(把自己的品牌标志等插入著名导演执导的电影),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价。但如果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不能在影片中扮演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是不可能引起观众注意的,即使注意到了,也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更难留下正面的、积极的印象。这就好像:一个女子傍上了一个很出名的大款,但人们不会因此对这个女子有正面的良好印象。因此,企业在电影中插入隐性广告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不是“傍”上就好、插入就行,而应该对电影的特征、电影的故事情节有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有正确的评估,并仔细研究插入的时机、场合和插入的内容。

  由于影视是借助剧情而对广告顺水推舟的。所以,观众对产品的了解往往只是大概印象。至于产品的具体功能和特点影片中并不能像单纯的广告投放那样详细叙。单纯的“露脸”式电影隐性广告对提高品牌知名度效果有限。

  电影电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用品上都有品牌标志,电视、报纸、杂志和户外充满了广告。因此影片中用知名品牌商品做为道具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观众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这些商标或品牌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如果影视导演为了避免使用真实的商品品牌,杜撰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品牌,如《大腕》中的“可笑可乐”等等,观众反而会觉得影片脱离了现实生活,不真实。所以在影片中出现一罐可口可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出现一罐“可笑可乐”反而是异常的。因此,除非导演把商标或广告拍得醒目到干扰观众正常看电影的程度(如前文所述的长城润滑油),观众不会意识到影片中的商标或广告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所以说影视广告不适合以直接的理性诉求或功能诉求的形式出现。

  对于知名度不高的品牌,或者只在局部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也不宜在电影中插入露脸式广告。对于不熟悉这个品牌的观众来说,影片中出现一个商标图案不过是真实生活在影片中的反映,并没有什么其它意义。观众甚至会认为这是电影编剧虚构出来的品牌,根本不把它们当真。而对于熟悉该品牌的观众来说,这个品牌已经是知名品牌,多露脸几次、多看见几次,也没有特殊的意义。即使观众意识到商家是在做广告,其想法也只是:“一定是给了电影公司很多钱。”

  市场营销活动中,策划和创意越来越广告早地介入营销的各个环节,不再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考虑如何推销,而是在开发产品之前,就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消费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需求),进而开发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电影隐性广告如果没有和电影本身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难以达到有效营销的目的。因此,电影隐性广告也需要策划和创意,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见缝插针地把广告或品牌插入电影就万事大吉了。

  影视隐性广告应该选择合适的电影剧本或电影故事,或者在编剧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或品牌如何与电影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产品和品牌巧妙地、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影片中,甚至以产品为中心编写剧本,或以影片为中心开发新商品。广告必须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休闲娱乐融为一体,才能被广泛接受。因此,广告必须不露痕迹却又不被忽视地安插在节目当中,与情节、人物有机结合。广告的悄悄出现会让人会心一笑,在人们沉浸于剧情时,广告信息潜人大脑,在他们准备购买时,又浮现眼前,影响其购买决策。就像《电子情书》,浪漫的女主角每天清晨会自信地走在纽约街头,先到星巴克咖啡店喝一杯咖啡;晚上,则会打开她的苹果电脑,进入收发e-maiI。星巴克咖啡、苹果电脑和网站,这些品牌的形象、个性,以及其所具有的社会象征意义,正是塑造女主角独特气质必不可少的道具,同时商家本身也得到了宣传。

  这是指企业生产出产品,本身就存在一个定位的问题,即产品的目标受众定位于哪种消费人群,因此,在进行隐性广告创作的过程中,就要使产品在故事情节中在表现出产品独特内涵的同时,也要符合产品本身的定位。摩托罗拉公司出资400万“赞助”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影片中所使用的手机都是清一色的摩托罗拉的品牌,摩托罗拉看中了贺岁片的对象大多都是年轻的观众,其中的手机款式在影片播出后备受消费者关注。

  影视广告中的创作手法可以通过观摩已有成功模式而得到提高,通过对一些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它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对自身的创作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避免以前失败的案例再次出现。例如宝马汽车公司付给米高梅电影公司300万美元,使自己的新型跑车可以出现在影片《007之黄金眼》中。300万美元听上去是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宝马车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亮丽外观和卓越性能,时间远远超过一般的广告片(短的不过几十秒,长的也只有数分钟),如果拍摄普通广告片、用传统模式播放,所需费用远远不止300万美元。而且作为明星演员的坐骑,随着被全力推广的影片一起出现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更有巨大的附加价值。这都是值得中国企业研究和学习的案例。

  对于一则好的广告,最能说明内容的呈现影响意义以及感染受众的方式,是将产品置于一种特殊的象征语境下,与整个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这就构成了隐性广告与传统显性广告表现手法上的区别,这种特殊的语境赋予了产品以更深的意义。正如博德里亚所说“产品本身并非首要的兴趣所在,必须在该产品上嫁接一套与该产品没有内在联系的意义才能把它卖掉。”比如影视剧中成功人士就等于使用商务通,奔驶宝马就象征着主人的高贵尊典等等。对一些和剧情联系不大的产品,可以在不破坏电影艺术性的基础上以巧妙的形态加以运用,避免一味的追求产品暴露频次而不顾电影的艺术性。正如专栏作家马丁格罗夫所说“喝某种饮料无可厚非,但如果主人公喝了一口后放下瓶子说‘:天哪,某某饮料真是棒!’那就另当别论了。”

  2013年杭州一名律师以消费者身份起诉电影《英雄》插播广告侵害消费者权益,该案件虽然是针对电影贴片广告的,但也给电影广告的其他形式提了个醒。电影隐性广告是不是也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消费者构成了强制交易,是不是也会剥夺消费者在电影生活中知晓其他品牌的权利,以及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类似的隐患,解决类似的冲突,这都值得导演以及偏好电影隐性广告的商家仔细思考。尽管现在还缺少相关的法律研究,但已经有不少人从广告伦理和广告法规的角度对隐性广告的合理性提出了建议。

  与传统广告传播模式相同,隐性广告制作与播放等方面,也要考虑法律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隐性广告的内容要以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前提。不能用于宣传那些无法保证质量的产品,也不能在隐性广告中损害国家的尊严。其次,在广告中也应注意不能把国旗、国徽、国歌用于商业用途,这对于隐性广告的制作方与播放方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隐性广告不得含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内容。此外,还要注意一些受众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动物保护问题、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等等。

  作为一种广告新兴媒介,电影隐性广告是被看好的,它符合广告生活化,环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更多的隐性广告形式的开发,我们希望不至于泛滥成灾。 无论是制片方还是企业,都应该慎重对待。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们希望更多好的电影隐性广告“深藏不露”,达到“广告共影片一色,产品与明星齐飞”的至上境界。

  总之,作为广告领域的一块新天地,隐性广告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影视节目中隐性广告的适度运用,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资本运作方式,它付费相对低廉,同时也可作为对显性广告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形式,而且隐性广告所具有的故事性、娱乐性、科普性、知识性、新闻性等,使观众愿意接受这些信息,并从中感到身心愉悦,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该产品或品牌, 让商品和影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而不是游离于影片之外。同时影视节目中隐性广告又能为节目提供必要的资金,从而也推动了影视艺术更加繁荣地向前发展。但是随着受众对影视中隐性广告的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在影片中硬性插入商业广告无法达到营销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观众厌恶,损害企业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解决影视作品中隐性广告的不足之处,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影视作品与广告的真正互动。

  [1]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M].丁俊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曾振华,胡国华,黄清华.广告学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3]林升栋.广告阈下性刺激有效性研究[J].现代广告,2015第115期.

  [5]吴晓波.影视广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国广告,2017-11.

  [6]任中峰.隐性广告;你能找到我吗?[J].新闻记者,2015年第5期.

  [8]袁金戈.电视是媒体,也是艺术传媒观察[J].传媒观察,2018年3月.

  [9]陶凯.电影中的广告元素及其利用[D].全球品牌网,[EB/OL].globrand(品牌网) - 品牌招商加盟门户!

  [10]黄佶.电影隐性广告的不足[J].当代电影,2015年第三期总第126期.

  [11]马戎戎.电影隐性广告的“双赢”效益[D].新华网,[EB/OL].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13]徐文策.公益性取向:商业广告永恒的卖点[J].2018年2月总第139期.

内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