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8平台}最新趋势报告,“同志,注意隐蔽!”“班长,我也当过兵,2024年才退役……这里就是你们战斗过的地方。”……8月15日,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上演了一出由津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编自演的思政剧《跨越时空的对话》。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穿越”回战火纷飞的北闸口战场,与浴血奋战的战士跨越时空相遇,从硝烟弥漫到盛世安宁,奉献与传承的使命深深烙刻在每个人心里。
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北闸口牵制战为背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为牵制军增援东北战场,解放军战士与敌人在北闸口地区展开殊死搏斗。为最大程度还原这段历史,北闸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踏上漫长的“寻史之路”,为剧目创作打下基础。
他们走遍辖区街巷,敲开多位老人的家门,听他们讲述当年战场的炮火与牺牲。“东右营村的滕志祥给我们讲述了战斗的经过,还画了作战攻守的草图;北闸口村的李子星说,解放军冲锋时的呼喊声仍萦绕在耳边;杨金禄家的宅子被敌人机枪连占据,院墙被掏了许多机枪孔,院子里还架起大炮……”负责人王维东介绍。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李玉贵现定居新疆伊犁,已经90多岁了。服务站通过当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部门联系到老人。“当年这场战斗,有的史料称为‘四丈河阻击战’,有的叫‘北闸口牵制战’,通过李玉贵的佐证,我们确认其为后者。”此外,战斗主力部队的一位团长储国恩,其家乡在河北省文安县,服务站也联系当地的党史研究部门,寻找更多战斗细节和英雄故事。
就这样,散落的记忆碎片被系统整理、妥善保存,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北闸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撰写宣讲材料、建红色展馆、参与编演思政剧、录制宣讲短视频等方式,让红色故事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北闸口牵制战的史料搜集工作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津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各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传承革命精神,留存红色记忆。如,咸水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老兵口述历史”系列视频拍摄活动,为20余位老兵留下影像资料;小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专项走访,挖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老兵的红色故事,记录其战斗经历,核实军功章、荣誉证书等实物细节。津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聪颖说:“根脉相连,家乡的红色历史更能触动人心,这些蕴藏在乡土间的英雄故事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