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插班生》衍生真人秀《老铁我们来了》:“剧衍综”为IP增值衍生综艺屡见不鲜,如今,一种电视剧衍生综艺的新模式正崭露头角。青春校园剧《东北插班生》衍生真人秀《东北插班生—老铁我们来了》(以下简称《老铁我们来了》)近日在辽宁卫视及芒果TV开播。节目聚齐剧版原班人马,其最大特点是演员延续剧中角色设定,以剧中人物身份参与真人秀。
节目在芒果TV每期播放量接近2000万,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不少网友表示,“像综艺又像剧的番外,很特别!”导演刘也对此颇感自豪:“这种剧情类真人秀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剧衍综模式。创新源头在我们中国!”
2022年,由彭宇执导,史元庭、黄曦彦、崔真真、苏祈安、罗小贵、赛又廷主演的《东北插班生》热播,东北方言与港普、台湾腔碰撞,观众被南北文化差异、“土嗨”桥段逗笑的同时,也被剧中温暖的校园情谊、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所打动,纷纷化身“自来水”喊话“第二季”。但影视作品剧本创作显然没有那么快。面对粉丝的期待,剧集结尾王虎邀请同学来东北的剧情,启发了《东北插班生》版权方出品人兼导演彭宇——何不先做一档真人秀?让演员以剧中身份去东北过年,继续搞笑故事。
想到这个点子时,已经是2022年10月,再有2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湖南卫视主持人出身的彭宇马上回到长沙,他与天娱广告副总经理郭彪、湖南电视台导演刘也等人一拍即合。
彭宇作为版权方,刘也作为节目制作方,郭彪作为商务开发方,大家分工协作,整个节目从踩点到录制完成只用了15天。如此高效,彭宇将其归功于各方的大力支持,以及剧、综双方的默契配合。
作为剧集版权所有方和出品方,彭宇迅速调动剧版演员。由于这些演员上综艺节目的经验几乎为零,《老铁我们来了》拍摄无固定剧本,他们有时候会发慌,这时,彭宇会根据演员各自的性格特征加以引导。“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拍摄现场帮他们想一些好玩的梗。”此前在拍摄剧集时,彭宇把这些新人演员一个个选出来,大家一起扎扎实实工作、生活了三个多月。他对每个人的性格、角色特点及人际互动非常了解。
“剧改综”并不新鲜,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曾推出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热血少年》和《冰糖炖雪梨》分别衍生了《救命啊!我要上班了》和《冰糖炖雪梨·爱豆天团》。依托于剧集,这类综艺天然具有关注度与观众基础。
《老铁我们来了》尝试在衍生综艺里代入原剧剧情框架,原班人马以剧中角色代入真人秀录制:星华中学的同学应插班生王虎之邀,来到王虎童年居住过的东北乡村老家,共度寒假。在这里,他们面临各种挑战……真实的乡村面貌、鲜活的青年群像、戏剧化的人物关系、南腔北调的碰撞,看点十足。
尽管延续了《东北插班生》的剧情,但《老铁我们来了》是独立完整的作品,节目影响力也不再局限于“剧粉专供”。彭宇介绍,首先,同学们来东北集体旅行,共度中国年,由此传递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其次,很多人在高中时代都渴望与一帮好友参加夏令营或集体旅行。在他看来,哪怕没有剧集加持,节目在这两个逻辑下也是成立的。“天南地北的年轻人积极、阳光、健康、融洽的精神面貌,最能打动年轻观众。”
在后续体验东北农村生活中,节目既还原了“东北大妞”韩梅梅、“最强男人”张文峰、“虎了吧唧”的王虎、“台湾甜妹”沈嘉仪、“人体杠精”贾布斯、“真诚热情”李建刚的剧中人物设定,又满足观众寻求观看乐趣的需求,非剧粉也能收获“接地气真人秀”的快乐。
广告招商方面,《老铁我们来了》成绩不俗:合作伙伴有艾瑞万、葱伴侣,行业指定有旺旺集团、PHILIPS、氧力日记、爱益森、贝德美,电商互动平台是快手电商。对于一档小体量节目而言,这样的招商规模实属难得。郭彪介绍,“团队试图开辟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结合电商平台的导入,让平台的达人参与综艺;与此同时,通过这些达人为节目的广告客户带货。”
“相信《老铁我们来了》之后,会让更多人投入这个领域,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咨询。”刘也对剧情类衍生综艺的前景充满信心,他透露,接下来会尽快推出类似真人秀。
《老铁我们来了》是实验性作品,彭宇与芒果TV是首批吃螃蟹的人。主创坦言,节目还存在不足。比如,时长把控不够好,《老铁我们来了》每集约40分钟;事后复盘,团队认为完全可以做到60分钟时长。此外,由于准备时间太紧,有好多地点没去成、一些有趣的游戏构想未能实现。
“‘剧情类真人秀’或将成为未来真人秀发展的方向。”刘也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明星真人秀的神秘感和光环逐渐褪去,正在步入瓶颈期。围绕剧集IP,邀请剧中演员进行真人秀演绎,延续剧情,这种模式值得摸索、探讨。”
剧情类真人秀需要电视剧作为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剧集适合做此类开发?在刘也看来,最合适的是现代剧,尤其是反映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群的现代生活剧。有一定年代感的剧集也可尝试,综艺可作为剧情的延伸或番外,如《人世间》《狂飙》等。而谍战剧、古装剧等则较难,需要找准切入点。
彭宇认为电视剧改编剧情类线点:一是剧集国民度高、剧情受观众喜爱;二是群像类剧集,而非主角突出、其他人物缺少存在感;三是实操层面,演员知名度太高反而不一定适合。
剧情类真人秀打开了内容创作的一扇门。首先,它为优秀作品提供更多展示空间。其次,它让更多优秀演员获得上节目的机会,同时,演员可以避免因为上综艺过度透支及综艺娱乐感损伤表演塑造感,导致观众“看剧出戏”。
彭宇建议,“千万不要为了衍生而衍生。先是剧打动了观众,才进行二次开发。‘剧衍综’模式要忠于原剧的人物性格、内核及价值观,才能与剧集IP完美契合。”